
天顺注册-官方首页电动自行车是大部分老百姓绿色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,据统计,浙江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约有2500万辆,平均每户家庭就有1辆(数据来源:浙江日报《事关生命安全 浙江18个部门联手攻关90天拿出解决方案》)。与此同时,电动车火灾事故也越来越多。数据显示,有80%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,而电动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,90%是因将其置于门厅或过道。
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充停,浙江省编制及修改了相关标准及条例。近期,杭州市钱塘区消防救援大队主导并联合特电(杭州)科技有限公司,严格按照标准及条例建设了“东岸嘉园电动自行车充停示范点”。
究竟这个示范点有什么特别之处?是如何做到充电安全的呢?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~
充电棚内安装智能预警装置与智能消防集成模块(包括高清联网摄像头、联网式烟/温感探测器、喷淋系统等),实时监测充电安全状况,一旦发生起火、浓烟等状况立即预警并对状态数据进行研判,是否需要启动喷淋系统,预警信息发送至消控室、专职消防员及运营机构等。充电棚范围内,增设挡烟垂壁、消防沙箱、灭火毯、水基型灭火器,增强防火措施。同时充电棚设置位置满足,充电场所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隔。
消控室24小时人员值守制度;电动自行车充电棚一旦出现异常,消控室显示屏自动弹出现场实时视频画面并发出警报声,值班人员通过视频画面确定充电场所异常状况,如果确认是车辆及设备起火、冒烟等危险情况,值班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置。
充停棚的充电设备及消防设施状态、数据实时与运营平台进行联动,相关数据上报至浙江省消防安全风险平台统一管控。运营平台可查看实时的设备设施状态、充电数据、预警信息、喷淋联动等状态及功能。
安全大于一切,细节决定成败。通过标准化的消防建设,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形成“发现——预警——处置——事后溯源”的安全闭环,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,这是不是你心中的智能、安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方式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